《哪吒》抄袭案一审判决:没有抄袭《五维记忆》败诉!
发布日期:2022-06-11 20:25 来源:未知 阅读: 次
这次我们来讲一点陈年往事,两年前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那时可谓风头正劲,票房成绩更是一飞冲天,但正如常言道:“人红是非多”,本来电影表现得好好的,突然间有人跳出来指责它抄袭!
消息一出,全网舆论一片哗然,还曾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一名,相关阅读人数高达数亿。
快两年的时间,一贯贪新厌旧的吃瓜群众们已经都把这事忘得七七八八了...直到近日法院一审给出判决:认为《哪吒》方面的行为没有构成抄袭!
事件的结果又一次引起网友们的讨论,因为这事过去了将近两年,相关的起因和来龙去脉有不少人都记不清了,所以在说事件的结果之前我们先重新来捋一捋它的起始。
就在2019年8月中下旬交接之际,据原告方中影华腾(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和一位叫石璟箜篌的艺术声称: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剧情内容、细节,甚至海报都与他们自己创作的舞台剧《五维记忆》都惊人的一致!
又是“惊奇”,又是“惊人”,说得好像这位艺术家和他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似的。
一时间,《哪吒》陷入了舆论的泥潭,不少人都担忧好好的一部国产动画大作,难道又要被扣上“抄袭”这个遭人唾弃的帽子了?
网上不明真相的吃瓜网友对于此事也是议论纷纷,一方表示支持哪吒没有抄袭行为,而另一边则认定哪吒此行为就是等同于抄袭---
网上的舆论一向都是每人各执一词,很难搞得清谁对谁错,还是我们自己先来看对比一下。
别的不说,就讲讲最主要的宣传海报,先说海报,两部作品的海报都是一样的画面布局,尤其是剧中两大主角同框的设定,只是哪吒与敖丙是对视---
但正如上图所示,很多这样的电影海报都是采取这样的设定布局,可是为啥其他片方又没找《哪吒》说事,特别是《阿凡达》所属的福克斯已被“最强法务部”迪士尼收购,以《哪吒》的高人气大家不可能不知道的,结果对方并没有送来“律师函”。
隔壁法务部虽没吭声,但我们自家的法院可不能对此事坐视不管,毕竟关系到国产动画的未来声誉,于是在19年11月,北京知产法院受理了此次案件---
在花了一年时间,咨询和整理了双方大量的相关资料后,于2020年12月10日前后,该案件开庭审理了。
原告方五维记忆提出对方侵权的同时,要求被告方哪吒在官网连续30天发布道歉声明,并判罚5100万元---
当然,给钱是小事,名声扫地是大事,不少人都担心这万一要是胜诉了,那哪吒可就全完了。
双方就自己作品的相似方面上展开语言交锋,人物设计和关系、故事情节、制作元素等等,面对原告方的抄袭指控,被告方哪吒的代理律师霸气回怼:所谓的抄袭说法根本就是“生搬硬凑”!
通常来说,一审都不会有结果,后面还可能会有二审,可是法院结案是个漫长的等待,要翻阅双方大量的相关资料来整理,还不能随便公开信息,等个一两年都是正常现象。
于是又等了一年长,直到最近的5月28日,案件的一审也才有了上面所述的结果。
5月28日,哪吒方面的代理律师在个人微博上发文宣布:法院今日对《五维记忆》起诉《哪吒之魔童降世》侵权案件做出一审判决,经过院方审理一一比对,被告方不构成抄袭和近似,并驳回原告方的所有诉讼请求---
《哪吒》刚上映不久就遇上“抄袭”这种“无妄之灾”,如今得以洗清罪名,也算是一件大好事了。现在法庭都已经给出权威答复,谁赞成谁反对都没用了(当然,目前也只是一审,如果原告选择上诉,那应该还要再折腾一两年呢)。
对于这次案件背后的动机,网友们说法不一,而其中不少人都觉得《五维记忆》是想玩碰瓷营销,毕竟他不起诉我们还真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部舞台剧。
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看得出,两者之间的大纲和镜头只是很像但并没有到一模一样的程度,例如《五维》讲的是本为一体的阴阳精灵爱上同一个少女的故事,《哪吒》则是诞生于混元珠两面的哪吒与敖丙跟自身命运抗争的神话改编故事---
再说剧尾高潮部分,《五维》两个精灵阴阳结合穿越宇宙,《哪吒》里灵珠与魔丸转世的两人合力抵抗命运降下的裁决天雷。
看看这故事情节,也就设定上比较相似,但内容完全就两码事,硬是把它们说成抄袭就离谱---
不过被人控告抄袭并不是最可怕的,而是很多吃瓜网友对这事根本不了解就跟着支持控告方。
看完这位网友的留言,大家是否有想过,“哪吒”为何会被人轻易地诬陷抄袭,明明是很明显的刻意碰瓷可为何法院还要审理两年之久才得出结果?
这或许真的就是,国内对于艺术审美术专业方面的教育不够普及,才会导致一切类似现象的频繁发生吧。
除了像《大嘴巴嘟嘟》《高铁侠》《汽车人总动员》这种被点名道姓的经典案例,过去国漫很多作品多少都会出现些情节内容一模一样的镜头---
按照那位网友的说法来推论,正是因为当时的动画专业教育不够全面,只注意到了基础的技能培训,却忽略了艺术审美上的培养,致使过去很多国产动画在创意方面上严重水平不足,只能去东拼西凑当“缝合怪”(至今还有存在)。
加上政策问题,又导致一些精彩的好作品时常因为经费问题而得不到动画化的机会,最终才会造就了这么一段“黑历史”---
但好消息是,时代是会进步的,随着国家越来重视软文化领域的教育和培养,国漫从业者得到了越来越专业的知识学习,这样的弊端才得以改善。
“大圣归来”,这个名字像是冥冥之中必有安排,预示着国产动画强势回归的开始,然后再一路高歌猛进,让之后的“哪吒”、“大护法”、“姜子牙”也有机会崭露头角---
但是现在大家也看到了,当“哪吒”火出头之时,突然就挨了“抄袭”这么一棍子,这便说明国漫目前的抄袭阴云或者说是刻板印象尚未散去。
可不管怎么说,经过这次的事件,大家对抄袭的定义会有更明确的理解,这次的案例在未来也会为更多国漫的发展指引前进方向,阴云总有散去的一天,光芒最终会彻底照耀整个世界---